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admin@aa.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家累千金网小羽毛
有的大胃“暴风吸食”一口气猛吃几斤大肥肉 有的“剑走偏锋”干吃火锅底料
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
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王吃连吞3个;先一口吞下一块肥腻的播又播蒸肉,后两口吞下整根大血肠,回直或植嘴巴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推销……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观看30多场深夜吃播,并采访相关业内人士了解到,产品深夜时段,入广被明令禁止的大胃“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上线,王吃在“吃吃吃”的播又播同时推销产品或植入广告。
这样的回直或植吃播有观众吗?记者在北京市西单地区随机采访了50位常刷手机看短视频的中青年网友,得到的推销肯定答复高达九成。他们的产品理由各种各样:有人说想吃东西却需要控制体重,看吃播可以“云解馋”,入广还有人说看主播大快朵颐非常解压。大胃
受访专家指出,这些主播不惜损害自身健康做吃播,无非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带货挣钱,与此同时假吃催吐、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断涌现。在吃播的舞台上,主播应当自觉遵守准则和底线;平台要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对于浪费粮食、宣扬量大多吃等变了味儿的吃播进行删除、关停、封禁账号等处理。
观看吃播实现心理代偿
“不要眨眼姐妹们,看我一口一块鸭血!”
“(金针菇)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七片一口闷给不给力!”
“大肥肉想看老弟几口拿下?老弟给你们秒一个!”
类似的深夜吃播在各直播平台上并不少见,一口气吃下十碗凉皮、一顿吃掉八捆面线、一小时狂吃十斤肥肉,引发网友惊叹和叫好。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看别人吃饭”?记者于12月11日至14日连续3天观看多个平台30位吃播的弹幕和评论发现,夜间0点左右是吃播观众发送数量最多的时刻。他们深夜观看吃播的原因多半是“自己吃不到或不能吃,看别人吃过过眼瘾”。
北京市民张秋便是深夜吃播的忠实爱好者,“每当我看到颜色鲜艳的食物,看到主播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发出的声音让我禁不住咽口水,我整个人非常享受,很解压。”
同样喜欢看深夜吃播的北京白领李霞说:“我属于易胖体质,总是控制自己不能吃太多东西,所以当我看吃播视频的时候会比较兴奋,因为看他们在吃的时候仿佛我自己也吃到了一样,非常满足。”
另一位吃播爱好者王格坦言,她也是在减肥时期接触的吃播,比较关注“大胃王”类型,主要是出于抑制食欲的目的。“你看人家吃那么多东西之后,就感觉到他们很撑啊,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饿了。”
“人们通过观看吃播视频来代替实际上的大快朵颐,是一种典型的心理代偿。人的精神系统是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总是处于趋向平衡的动态过程之中。谋求平衡的过程不过是以欲望为核心的‘心理能’从一种心理结构和要素当中转移到另一种心理结构和要素当中的过程。”在北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陈静告诉记者,在深夜的饥饿状态下,观看吃播就成为许多人对于“食欲”或其他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一种代偿性手段,将自己对美食的渴望转移到吃播身上。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观看吃播的人虽然内心并不认可“大胃王”等吃播类型,但在猎奇和审丑心理的作用下,仍然忍不住点开视频去一探究竟。比如,王格最先接触吃播就是因为想要看看“怎么有人可以吃那么多?”“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吃那么多东西?”“怎么个吃法?”“吃什么东西?”
受访专家认为,驱使受众点开吃播视频的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当好奇心满足时,会产生极大的舒适感,于是在屏幕后贡献点赞、生产评论的观众一边吐槽重口味吃播,在视频剪辑的蛛丝马迹里揭露“大胃王”的骗局,一边又欲罢不能地点开一个又一个“土味”吃播,吃播的流量就上去了。
凭借猎奇吃法吸睛引流
流量,刺激主播不断进行内容生产。
记者在连续3天对深夜吃播的观察中发现,不少主播在追求速度与数量的跑道上“勇往直前”,几分钟内“暴风吸食”大盆拉面,一口气吃多块肥肉;有主播在追求新奇刺激的赛场上“剑走偏锋”,生吃章鱼海胆、干吃火锅底料,以此突出重围博得眼球。
12月11日凌晨3点50分,记者进入名为“××爱美食”直播间,女主播肩膀上站有一只鹦鹉,身后还放着一个装满牛蛙的圆柱形容器,此时直播间上线人数超过6000。
“新来的宝宝想看炖蛤蟆的扣888,想看油炸蚕蛹的扣111。”当评论区扣出一串“888”后,她开始起锅烧油,将两只大牛蛙放进平底锅。与此同时,旁边的小锅中还在炸着3只喷泉虫和2只蚕蛹。
牛蛙出锅后,该主播将牛蛙放在餐盘里,有滋有味吃了几口之后又换吃别的食品,比如生吃山药、茄子等蔬菜。当网友问为什么不把“蛤蟆”吃完时,她说“还有最后一只蛤蟆,留给后面来的朋友看”。整个过程有许多“吓人”“害怕”的评论,她则回应“这都是直播效果,大家生活中不要模仿”。
此时,还有吃播直播间传来“吃小兔子”“吃小老鼠”的声音。不过,此兔非彼兔此鼠也非彼鼠,而是一种名为“蜡瓶糖”的糖果,因其丰富的颜色和独特的咀嚼声而吸引观众。此类吃播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九宫格”为主,依靠吃播过程中咀嚼、吞咽的声音来吸引粉丝;另一种是通过试吃比较新奇的食品,如内脏、生腌类来吸引观众眼球。
记者注意到,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这么能吃”。
“我就把这一根大血肠塞进我的嘴巴里,右下角的小红心能不能到20万。”
“来,我再加上一块大肥肉,一次性让你们看得得劲,过瘾一点。”
“来吧来吧,直接给大家哐哐‘炫’。”
这是在河北保定做深夜吃播的王敏(化名)在直播间和观众互动的场面。为了排除评论区提出的“血肠是不是有猫腻”的质疑,王敏时不时用刀子在血肠上插一下,还要往血肠上浇一点醋。
“就是要吃这种大块的、肥腻的食物才能吸引观众来看。”王敏告诉记者,其实真的不好吃,有些肉过于油腻,需要不断撒糖、浇醋才能吃得下去。
在王敏的直播间评论区,记者注意到两种声音不断出现——一种是在表达对吃播的同情,“不要再吃了,对身体不好,不油腻吗”;另一种声音则在催促王敏继续吃,“再加一块,不要说话了,快吃快吃”。
“不好吃,吃不下,但是必须吃,不然没有人看,卖不出去货。”王敏称,在直播间吃东西都是为了“上人”,只有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和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带货,带货才是最终目的。“在直播间不停地吃东西是为了吸引观众的‘噱头’。最后直播中购物车里卖的东西和我们吃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那才是我们的重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深夜吃播分为很多形式,和那些吃很多鲜艳的、馋人的美食不同的是,王敏这类吃播被称为“土味”吃播,以猎奇的吃法吸引人眼球,特点就是以大量的五花肉、血肠、鸭血、肥肉等肥腻食物吸引流量。
在山东做深夜吃播的李伟(化名)则是以大肘子、猪头肉、卤大肠为主要食物,每天晚上开播一直到凌晨1点钟,拿着一块1斤重的鸭血直接往嘴里塞,这是李伟每晚的“规定动作”。
“不好吃,有点腥。”李伟说自己有时候真的快吐了,但还是要对着镜头大吼“这块鸭血看老弟给你们秒一个”“给力吗,给力的话在评论区打给力”。记者观察发现,李伟一晚上吃了差不多10斤大肥肉。
“真的都吃进去了还是吐了?”记者问。对此,李伟只是嘿嘿一笑。
大概到午夜时分,李伟就会对直播间的观众说,“最后上一拨人,再上上人,得再带一拨货才能结束”。
记者注意到,在王敏、李伟等人的直播间里,也存在直播带货没有到一定数量绝不下播的情况。接近凌晨1点,他们会根据当日成交量来决定“再等等”,或者吆喝“等再上最后一拨人”“再卖最后一拨货”。
“一般上播时间比较固定,下播时间会根据直播情况和卖货情况来调整,有时候播到凌晨1点,甚至凌晨2点或3点。”王敏说。
服用药物盐水催吐食物
“天天这么吃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呀?”
“真吓人,怎么吃得下这么多东西的?”
记者注意到,一些观众虽然爱看吃播,但也提出质疑:吃播们,真的吃了吗?会不会造成食物浪费?
对于这些问题,有主播解释“自己有暴食症”,有主播说“从小就能吃,小时候饿怕了,现在什么都想吃”“我代谢比较快,肠胃不好,一天上好多次厕所,吃完和没事人一样”……
在浙江从事吃播的“水晶”告诉记者,其实主播都是为了赚钱而吃,不然谁会每天拼命吃。每个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大多数通过抠嗓子或者吃药来催吐。“我基本靠消化,但体重已经从90斤涨到120斤了。”
王敏告诉记者,自己直播中途休息时间都要去厕所拉肚子和催吐,才能保证接下来的直播,每天将近4个小时的直播中间都要“吐一吐”。
李伟对吃播背后的一些“操作”略有耳闻,比如有的深夜吃播会在直播前“吃一些催吐药,或者喝一些盐水来刺激胃,目的就是能够让自己在直播间隙随时吐出食物”。
“有的深夜吃播还会在直播时用一些假食物,或者通过镜头视角的转换,来呈现出大量食物的假象,或者用一些纸巾或是口香糖垫在嘴里,让自己看起来嘴里塞满了食物。”李伟向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他将一枚鸡蛋直接塞入口中,不停咀嚼,一副享受美食的样子,十几秒后他的喉咙处吞咽了一下,接着拿起另一枚鸡蛋塞入嘴里,看似大快朵颐,“观众以为这样就咽下去了,其实鸡蛋已经被吃播藏在舌头下面。这样的吃播技巧需要长时间练习,不然容易呕吐,间隙再吐一吐,一桌子菜很快就能被一扫而空”。
而这也是有的深夜直播间有两名以上主播“轮番上阵”的重要原因。“换人的这个间隙很重要。”李伟说。
在王敏的直播间里,就有两个主播轮流进行吃播,当一个主播吃得有些累了或者受不了了就会换另一位主播继续吃。王敏说:“为了缓解一直吃带来的压力,我们有时会暂停吃,去回复直播间的提问和反馈,但这往往会被观众指责‘只说不吃’。”
一级健康营养师郑育龙告诉记者,“大胃王”吃播容易给公众带来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和价值传达,尤其是会造成对于健康方面的误解。一个人的胃容量因体型、年龄、性别而有所差异。当人饥饿时,胃的容量大概在50毫升左右,进食大量的食物和水时,胃容量可以达到3升至4升。如果吃播长期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身体代谢和内分泌严重紊乱,引起免疫功能下降,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为这种暴饮暴食会造成大量的脂肪堆积,形成胰岛的抵抗,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进而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甚至容易发生猝死。
在谈及催吐对人体的伤害时,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说,由于胃里面含有大量胃酸,而胃酸是人体中唯一一个强酸性物质,如果反复催吐,就等于反复让胃酸灼烧食道,长此以往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另外这种吃了再催吐的行为违背人体自然规律,也会损伤肝胆胰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看到食物就想吐的条件反射,即厌食症。
完善信用监管加强惩治
“假吃”固然引人反感,但该行为背后的食物浪费、虚假营销、货不对板等问题更值得警惕。
记者注意到,在短视频平台吃播评论区,有大量网友留言称浪费食物可耻,还有人反映商品质量有问题、收到的货品和直播的货品完全不同、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2021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强调要严格食品浪费相关信息监管。其中提到,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禁令之下,许多“大胃王”主动转型、淡出江湖。可不到两年,新一拨“大胃王”又在深夜回来了。背后原因为何?
“流量变现是‘大胃王’吃播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主播们禁不起诱惑铤而走险。”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交平台上的深夜吃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MCN机构签约,成为比较垂直的吃播美食博主;另一种则是由自己运营,通常由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团队。
王敏和李伟都属于后者。据王敏介绍,她做吃播后,除去食材等开销,一个月至少可以挣15000元。
李伟则介绍,签约MCN机构的主播一般薪酬都是“底薪+提成”的形式,签约MCN机构的优势在于盈利渠道更加多元,从短视频到探店、广告、直播带货,获利更多,但大部分钱在机构手中,一些尾部小网红吃播赚的钱可能还没有单干来得多。“一些大家熟知的大吃播主播,机构和主播能达到五五分成。而一些新人主播,则根据成交额来定提成,大概在10%左右。”
某MCN机构经纪人告诉记者,如果是个人主播做带货,收入分成主要看每个单品的客单价、供货商提供的利润空间。
记者浏览多个短视频平台发现,还有一些深夜吃播给自己定位为“养成系美食主播”“美食分享+聊天带货”,当有一定粉丝基数后,就会通过“开通橱窗”或“挂小黄车”的方式赚取佣金。
“这些主播通常打着‘普通人创业直播’‘不用唱歌跳舞就能日入四千’的旗号,靠立人设、画面美、聊共鸣来留观众,在粉丝达到一定量后就会转型为直播带货。”有业内人士透露。
在湖北武汉做吃播的莎莎(化名)在直播中坦言,必须吃肥肉才能卖得出去货,不吃就卖不出去,“我们的大部分收入基本来源于卖货”。
“当观众看到主播们在镜头前狼吞虎咽时,身体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感到愉悦和放松,但不应忽视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陈静说,“粒粒皆辛苦”,爱惜粮食的传统不该丢也不能丢。吃播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的传播者,平台上有人主打家常菜,有人专攻便利店,还有人走“社牛”路线,邀请陌生人共同进餐等,这些观看量也不输“大胃王”。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在吃播的舞台上,平台不能利字当头,要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对于可能引起公众不适的视频先审后发。针对浪费粮食、宣扬量大多吃等变了味儿的吃播,要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理。平台有义务引导主播积极推广健康的饮食文化,从而减少对“大胃王”吃播的关注。
“对于主播而言,‘吃播’是一份工作,需要遵守准则和底线。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治,对被封号的主播进行严格监控等,和平台一起采取机器学习算法、人工审核和举报机制等多重监管方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传递正确健康的社会价值观。”郑宁说。
(记者 赵丽,实习生 万鹏)
原标题:有的猛吃肥肉、有的干吃火锅底料: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 责任编辑:曾少林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家累千金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