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消灭屏幕折痕!传苹果首款折叠iPhone将采用新型陶瓷盖板玻璃,企业新闻

2025-08-05 21:19:03   来源:家累千金网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道,消灭新型新闻苹果(AAPL-US)内部正在iPhone上测试折叠屏幕,屏幕未来有可能成为三星Galaxy Fold与其他品牌折叠手机的折痕对手,但今年的传苹采用新手机iPhone只会有小幅改变,据说将再次采用Touch ID,果首盖板在脸部辨识之外增加屏幕下指纹识别的款折选项。

  根据国外爆料人Jon Prosser的陶瓷新消息,首 款折叠屏iPhone将采用化学强化的玻璃陶瓷防护玻璃,不会在弯曲的企业状态下发生破裂,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折痕,消灭新型新闻避免多次折叠后屏幕体验显著下降。屏幕

8b82b9014a90f60310e4f0002f588013b151edf7.jpg

  据此前消息,折痕苹果内部正在测试的传苹采用折叠屏iPhone有两种不同的方案,其中一款采用了双屏幕的果首盖板设计,机身可以折叠,款折但屏幕并不支持折叠。

  而另一款则采用了与三星Galaxy Z Flip类似的设计,采用上下翻折的方案,屏幕展开后将达到类似iPhone 12Pro Max的6.7英寸大小。

  曝折叠屏iPhone将采用化学强化的陶瓷防护玻璃

  根据供应链消息,折叠屏iPhone将会采用配备三星柔性OLED面板,同时苹果还将在这款新机上移除已经用了多年的刘海屏。

  另外,此前还曾有消息称,苹果将推出的折叠iPhone并不会采用折叠屏幕的方案,而是采用与iPhone 12系列类似的屏幕,但是配有两块独 立的屏幕,展开也能实现类似折叠屏的效果,屏幕看起来连续且无缝。

  和三星Galaxy Fold、摩托罗拉Razr以及华为等中国品牌的折叠手机一样,苹果将能藉由折叠功能推出便于携带、但屏幕尺寸更大的iPhone。

  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手机屏幕尺寸介于6到8吋,而据彭博报道,苹果内部讨论过几种折叠屏幕尺寸,选项包括屏幕展开后尺寸类似于iPhone 12 Pro Max的6.7吋屏幕。

  尽管苹果内部已经展开测试,但距离屏幕可折叠iPhone问世可能还要好几年,甚至根本不会成真。苹果不愿对此报道置评。

  屏幕下指纹识别有望重出江

  目前苹果正在专注今年稍晚将推出的iPhone和iPad,知情人士说,之前iPhone设计大跃进之后,今年变化预料不大,有可能推出将iPhone 12升级、数字后加上「s」命名的手机。之前的s系列手机通常是稍微升级的新iPhone,如iPhone 6之后推出的6s。

  彭博指出,今年iPhone大改变将是搭载屏幕下指纹辨识(in-screen fingerprint scanner),让使用者在Face ID脸部辨识、手动输入密码之外,多一个解锁手机的选项。

  苹果之前推出的iPhone X不再使用Touch ID指纹辨识,但此功能保留在Mac笔电和较平价的iPhone机种上。

  然而疫情爆发后人们需要经常戴口罩,因此很难靠脸部辨识解锁手机,同时许多Android手机用户能透过指纹辨识,以快于脸部辨识的速度打开手机,让指纹辨识在iPhone有了复活的机会。

  据了解,苹果不会移除脸部辨识扫描器,保留给扩增实境(AR)和相机功能使用。

  本月稍早,供应苹果5G调制解调器芯片的高通(QCOM-US)推出速度更快的屏幕下指纹辨识传感器。

  平板计算机方面,苹果研拟中的新款iPad Pro和目前机种外形相仿,但将增添MiniLED屏幕和更快的处理器。此外,苹果也在研发一款设计更轻薄、类似之前iPad Air的入门款iPad。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知识

国潮当道,经典传承!冰乐动老北京汽水新美味!

发布者:冬冬 浏览量:5567发布时间:2023/10/16 15:51:49 结合今年饮品市场的情况来看,今年汽水类饮品异常火爆。足以预见汽水类饮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以

综合

厦门市青少年宫培训课受热捧 秋季现场报名火爆

昨日中午,不少一早领到号还没报上名的家长在市青少年宫一楼报名大厅等候。张薇 摄家长蹲在公告栏前认真抄录班级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记者 许蔚菡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 张薇)9月16日,是厦门市青少

综合

霍启刚抱儿子买餐 身家过亿却一点霸道总裁架子都没有网友大赞

日前,霍启刚带大儿子霍中曦到麦当劳买外卖。霍启刚虽然穿着西装,但一点霸道总裁架子都没有。他陪儿子排队点餐,还抱起儿子在窗口拿外卖,真是超级好奶爸。在香港富豪版排前的霍家,可以说是一个财大气粗的豪门。然

娱乐

打通家电服务堵点 江苏省消保委推出“家电服务维修宝”2.0版本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家用电器消费作为大宗商品消费,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与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但是,家电服务消费市场存在的上门服务不及时、“山寨”维修点泛滥、维修价格不透明、维修